查看原文
其他

第九届青岛大学年度教学十佳风采(三)

青大教务 2022-12-15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




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



一代代青大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当学生“四个引路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教学名师、教学十佳和教学能手,堪称“学高之师”、“身正之范”。接下来小编带你认识一下第九届青岛大学年度教学十佳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青梅副教授:




教学理念:

“太”式教学创新——大与小的折“中”之道



教学心得



从教以来,一直秉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大”与“小”的博弈,致力于“小技术、大教学”、“小知识、大能力”,“小案例、大思考”,“小教师、大学生”的以小托大“太”式教学改革。


“小技术、大教学”,即技术为辅,教学为主。传统教育正在不断被新媒体消解,新媒体涉猎的话题无所不包却又浅尝辄止。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现代化技术打造混合式课堂,以专业深度教学取代“娱乐至死”传播,探索线上线下沉浸式实境教学,是需要努力的方向。但这些技术皆为术,技术融入课堂的根本,还是为了保障传统教育的真正实现。


“小知识、大能力”,即缩小知识讲授,扩大提升能力的教学占比。信息时代,知识获取轻而易举,网络课程俯拾皆是,知识在课堂中不再是唯一的重点,激发学生潜力才是未来的教育方向。在教学中应尽力构建线上线下虚拟场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以此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潜质,以及自我教育的内驱力。


“小案例、大思考”,即以小见大,在案例中引发思考,提升学术研究力。专业知识的应然与实然层面,现代治理的工具与价值理性,都需要在实践中潜心思考。案例教学是最接近实践的虚拟教学方式,将案例与知识、书籍、文献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案例中扮演体验者、观察者、实践者、解读者等多种角色,见微知著,共融共情,学术思辨。

“小教师、大学生”,即缩小教师权威,放大学生地位,打造课堂双声道。课堂质量取决于师生双方,师与生处于同等地位,没有权威和依赖,双方都追求思辨与成长,这就是苏格拉底助产式教育。如哈贝马斯所言,承诺把所有个体看做话语的潜在参与者,这就预先假定对个体潜在的平等、自主和理性的普遍承诺。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双声道课堂的存在本身,就是在进行公共伦理精神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



老子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用”是知识框架,“无用”是潜在能力。多年来,在有用与无用的思考中,不断进行大与小的教学博弈,努力用一些“小点”实现“宏大”教育理念,这就是我的“太”式教学实践。长路漫漫,继续摸索前行。



-END-


编辑 / 张乐颜

审校 / 尚添玮
责任编辑 / 亓慧 李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